缓兵之计?黎以刚签停火协议,以军立刻对一国发动战争,内塔尼亚胡说出实情!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紧张对峙后,拜登宣布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达成了停火协议。以色列安全内阁以10:1的票数批准了这项协议,却并不意味着他们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接下来的60天过渡期,将是观察双方能否维持和平的重要阶段。以色列将逐步从黎巴嫩撤军,而黎巴嫩则需要在其境内部署军队和安保力量。这个消息看似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我们却不能过于乐观地认为局势就此会降温。拜登强调,如果黎巴嫩真主党或其他组织对以色列构成威胁,以色列仍有权自卫。这一模糊界定给未来的冲突埋下了隐患。因为“威胁”的定义空间很大,如果以色列认为受到威胁,他们可能会重新发动军事行动。而在停火协议达成前,以色列对贝鲁特进行的大规模空袭就被视为是对真主党的一个“下马威”。值得注意的是,黎巴嫩方面对于停火协议的响应主要来自政府,而真主党本身并没有明确表态。唯一有参考价值的是,真主党政治委员会副主席通过媒体表达了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诚意的怀疑。他们认为以色列可能在协议中设下圈套,真主党对此保持高度警惕。因此,这次停火更像是一场暂时的休战,而非通往和平的道路。此外,刚刚和黎巴嫩真主党前来停火协议不久的以色列,立马又对中东另一个国家——叙利亚发起猛烈攻击。据悉,以色列派出大量战机空袭叙利亚北部地区,目前伤亡情况还不清楚。但要知道的是,以军此前就曾对叙利亚的巴尔米拉市展开激烈轰炸,导致92名亲伊朗武装组织成员死亡。此外,在叙利亚霍姆斯西南部的库赛尔地区,以色列的空袭也造成了人员伤亡。总的来说,这一系列行动预计已导致上百人伤亡。通过这些事件,我们不难看出,以色列虽然与黎巴嫩达成了停火协议,但这更像是以方的“缓兵之计”,中东地区的局势依然复杂多变。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毫不避讳地说出了实情!内塔尼亚胡发表了一份声明,称即便以色列同意了停火协议,也不代表他们的军事行动会受到太大限制,如果真主党有威胁之意,以色列仍会反击。他还强调了批准停火协议的三个主要因素:其一,以色列军队需要时间休整和补给弹药;其二,他们希望腾出更多资源来应对来自伊朗的威胁;其三,通过这样的策略,来孤立哈马斯,削弱敌方的支援网络。换句话说,以色列现在正面临多线作战的压力,暂时的停缓只是为了更好地准备未来的军事行动。也就是说,看似寻求和平的停火协议,其实可能只是另一种战争策略。这种策略在以色列以往的中东政策中并不少见。每当他们的军需消耗接近警戒线时,就会通过美国施压或制造谈判声势以争取时间。这次,同样的剧本也在上演。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过去一年内,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发动了多次试探性攻击,但每次都被真主党顽强击退。这实际上是在“打脸”内塔尼亚胡,因为他曾自信满满地宣布真主党高层已被“清除”,组织覆灭在即。然而,事实并没有如他所愿。真主党的抵抗与士气并未因领袖的损失而减弱。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以色列在某种程度上是遇到了挫折。因此,这次停火协议的本质可能只是一种“缓兵之计”。以色列希望借此机会喘口气,等待新的武器补给。一旦这些条件成熟,他们很可能又会满血复活、到处引战。所以,用内塔尼亚胡的话说,现在以色列非常需要喘过这口气!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